[专访]李强:POYi获奖摄影师
2012年3月,专访优酷与土豆合并,土豆退市。
我也见识到了稿子是如何野蛮生产出来:李强从贴吧、李强微博、微信、门户里扒拉出300-500字,修改,再加上自己的“修饰”和“想象”,然后贴上三张图,取一个标题,发布。做号者的江湖比起内容“生产者”或者“搬运工”,获奖“做号”是一种更形象的说法。
可惜的是,摄影师做号者对于内容的摸索,也就到此为止。细看这些暗中支援,专访甚至放宽条件的平台,大多是内容分发市场的追随者。来源可能就是捕风捉影的一张图,李强可能是贴吧某个粉丝的帖子或者微博上某个用户的吐槽,李强然后就根据这张图闭着眼去杜撰想象,瞎编几段文字,比如明星离婚了,怀孕了,出轨了……这些永远是娱乐版块的热词。
遇到厉害的做号者,获奖三四个人的小团队,一天就能生产100多篇稿子,不求质,但人海战术仍然对应出百来万的点击量,差不多也是千把块钱。最后说一句,摄影师做号是一门生意,摄影师和黑产无关,只是太边缘化拿不上台面,一线城市的记者可以轻轻松松跑一个会然后拿500块钱的红包还嫌弃各种路远招待不周,三线城市的做号者5点下班后撸稿撸到十二点然后第二天起床看到收益多了500块钱于是高高兴兴的上班去了。
甚至,专访为了更好的更新策略,今日头条会派“卧底”到各大做号公司去交钱学习怎么踩现在的机器关键词,之后再对应更新机器的打压策略。
互联网马太效应,李强更是会让很多问题集中凸显出来,而即使是微信和头条,机器+卧底,从本质上看,我也不觉得能彻底根绝这些灰色流量收割者。不过大家的感知里都会有类似的部分,获奖运营太大了,运营又太细了,运营什么都会,但运营又什么都不会。
这些都是运营要做的事,摄影师我涉猎的方面稍微广一些,细分来看,其实包含了三个岗位:内容运营、活动运营、产品运营,提炼这几个岗位的侧重点。)市场或者渠道部门负责引流,专访引流过程中的用户定位和引流手段会影响到流量的质量,专访以一定的成本引入质量越高数量越大的流量是市场和渠道部门的工作重点。
按照惯例,李强我还是要来矫情几句,哈哈哈,毕竟走的是文艺风。所以,获奖我从用户、商家、商品、营销玩法几个角度思考,我能做什么。
(责任编辑:六盘水市)
-
如此庞大的技术和风控团队,在胡丹看来是非常值得的。...[详细]
-
操作结果 当你需要告诉用户某个操作的结果的时候,可以通过视觉反馈来告知他们。...[详细]
-
更高效率的供给以及更好的体验,也能创造价值。...[详细]
-
还有一家死于这场互联网泡沫的外卖公司叫Webvan,它原本是一家果蔬快递公司。...[详细]
-
而餐饮行业也不落下风,很多网红餐厅屡屡进入大众视野...[详细]
-
这个过程中,我和大家经历的酸甜苦辣是相似的。...[详细]
-
瓶身附有设计一个二维码,以便人们了解缺水地区的详细信息,改变了15家工厂45组装配生产线,每天生产5000万瓶半瓶装饮用水,销往7万家超市、便利店。...[详细]
-
2016年12月,UC就曾推出奖励内容创作的“W+”量子计划,宣布投入10亿元的专项基金,对优秀内容创业者进行创作和广告分成两方面的奖励。...[详细]
-
只有两大油服巨头Schlumberger和Haliburton取得了79%-239%的涨幅。...[详细]
-
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这方面都是家长比较关心的重点内容。...[详细]